神经衰弱(neurasthenia)在中国属于神经症的诊断之一。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这些症状不能归于脑、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症状时轻时重,波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程多迁延。近世纪,神经衰弱的概念经历了一系列变迁,随着医生对神经衰弱认识的变化和各种特殊综合征和亚型的分出,在美国和西欧已不作此诊断,CCMD-3工作组的现场测试证明,在我国神经衰弱的诊断也明显减少。
神经衰弱的描述性概念和其临床主要症状一致,是指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脑、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症状时轻时重,波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程多迁延。
在ICD-10中,确诊神经衰弱需满足以下各条:
1. 或为“用脑后倍感疲倦”的持续而痛苦的主诉;或为“轻度用力后身体虚弱与极度疲倦”的持续而痛苦的主诉;
2. 至少存在以下两条:
(1)肌肉疼痛感。
(2)头昏。
(3)紧张性头痛。
(4)睡眠紊乱。
(5)不能放松。
(6)易激惹。
(7)消化不良。
3. 任何并存的自主神经症状或抑郁症状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方面达不到本分类系统中更为特定障碍的标准。
由于神经衰弱症状的特异性差,几乎可见于所有的精神与躯体疾病之中。按照等级诊断的原则,只有排除其他精神疾病,方能诊断本症。
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可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也可使肌肉放松,消除一些躯体不适感。其他治疗包括体育锻炼,旅游疗养,调整不合理的学习、工作方式等也不失为一种摆脱烦恼处境、改善紧张状态、缓解精神压力的一些好方法。支持性和解释性的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和消除继发焦虑。
根据患者症状特点选择用药
1. 衰弱症状为主:予兴奋药和促脑代谢药为主,如适当剂量的咖啡因、哌甲酯
2. 兴奋症状为主:予安定药或抗焦虑药物
3. 节律颠倒或症状混合时:白天给予兴奋药,晚上给予地西泮
4. 情绪症状或躯体不适症状:短期使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疗法、森田疗法、放松疗法等
其他治疗体育锻炼、文娱疗法、休闲旅游等,可缓解自身紧张与压力
根据患者主要症状特点,选择用药
1. 衰弱症状为主:予兴奋药和促脑代谢药为主,如适当剂量的咖啡因、哌甲酯
2. 兴奋症状为主:予安定药或抗焦虑药物
3. 节律颠倒或症状混合时:白天给予兴奋药,晚上给予地西泮
4. 情绪症状或躯体不适症状:短期使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
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体育锻炼等方法,可缓解压力
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影像学等,结果均正常
鉴别诊断检查脑部CT、脑部MRI可辅助排除器质性脑部病变
体育锻炼、旅游疗养、调整生活方式等可改善紧张状态
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
支持性、解释性的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和消除继发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