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但是过强或长时间的噪声也会把耳的听力器官损伤,一般可分爆震性耳聋、噪声性耳聋(职业性耳聋)二种。
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但是过强或长时间的噪声也会把耳的听力器官损伤,一般可分爆震性耳聋、噪声性耳聋(职业性耳聋)二种。
(1)爆震性耳聋. 一次高强度的突发的脉冲噪声瞬间就可使人耳聋这 ,如爆炸爆破,射击等特大强度噪声,使耳听觉受损伤,称为爆震性耳聋。也有的人因燃放鞭炮、冲击耳的鼓膜而被震聋的。爆炸物在爆炸时,在发生强噪声同时,还伴有冲击波,可以引起鼓膜破裂、内耳出血、听觉感受器损伤。受伤的程度与爆炸力大小、震源的远近、头部所处位置以及有无掩蔽物等因素有关。所以在强噪声厂矿要倍加小心,要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如用耳塞或用棉花填塞耳道口。
(2)噪声性耳聋(职业性耳聋). 是由于长期呆在噪声环境中所发生的一种进行缓慢的感音性耳聋。
在我们周围的种种声音,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乐音,它包含了多种频率的声音,而且这种频率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节律性,所以动听悦耳。
另一类则是噪声,是由许多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杂乱声音组合而成,如工厂中机器的轰鸣,各种工具叮叮当当的撞击声,马路上人群的喧闹以及那些不成调子的汽车喇叭声等等。这些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明显。
一次高强度的脉冲噪声瞬间就可使人耳聋,而长期的强噪声刺激则引起噪声性耳聋。噪声常使人心烦意乱,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十分有害,它常常掩盖了我们要听的声音,就像很多乱七八糟的电波干扰收音机一样,掩盖了正常的收听。
长期连续在较强噪声环境下工作,也会发生慢性进行性听力下降,多见纺织、锻、锤工以及驾驶员等职业,此类性耳聋叫职业性耳聋。发生职业性耳聋原因与噪音强度接触时间长短,以及个体素质有关,如在同样噪声环境工作,每个人听力损害程度不一。
噪音对人类听觉器官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两类情况。一种是在噪声环境下出现的听力疲劳,即听觉受强噪声的损害,当离开噪音环境,在安静的地方耳朵里仍嗡嗡作响,即耳鸣。耳鸣反过来掩盖听力,此时如果互相交谈,则听不清说话声。待过一段时间后,耳鸣消失,听力即能恢复,这就是听力疲劳现象。
听力疲劳是一种暂时性的病理生理现象,听神经细胞并未受到实质性损害。另一种情况是长时间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下工作,听神经细胞在噪声的刺激下,发生病理性损害及退行性变,就使暂时性听力下降变为永久性听力下降,叫做噪声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进展缓慢,在耳聋的初期很少有人自己能感到耳聋,而是在耳聋发展到晚期,直到听说话都感到困难时才发现自己耳朵聋了。这是因为,噪声引起的耳聋一开始是损伤听觉器官的高频听力区,即4000赫兹以上,再进一步损伤3000赫兹的听力区,接着是2000赫兹,到晚期损伤2000赫兹以下的低频区。而人们平时说话产生的声音频率范围正是在1000~2000赫兹的低频区。
噪声性耳聋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应用扩血管药后养神经药及促进细胞代谢药物可能有一定帮助。听力损伤严重者可选配助听器。
临床表现噪音性耳聋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与全身两个方面。
(1)局部症状
①早期双侧呈高音调性耳鸣,耳鸣比耳聋者多见,据报道约86.8%有耳呜症状,其中20%呈持续性,74%为高音调,16%为低音调。
②进行性双侧听力减退,多在几年后才发现,因为最初受影响的听力属高频,不在语言频率范围,早期主要表现听力疲劳,休息后可自行恢复。
(2)全身症状
①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疲倦、易怒失眠等。
②心血管系统 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心悸心前区不适。
③消化系统 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等。
(3)听力检测 音叉检测:骨气导相应缩短,气骨导比较试验阳性,骨导比较试验缩短。
(4)纯音测听检查:典型神经性耳聋的听力曲线最明显,特点是早期可在听力曲线4千赫处呈凹陷下降,严重者在3千赫一6千赫处测不到。
损伤因素
长期工作于噪声级大于90dB的噪声环境中即可对耳蜗造成损害,耳蜗受损程度受下列因素因素影响。
(一)时间:在噪声环境里工作的时间越长,听力损害程度越大。
(二)噪声强度与性质:频率高、强度大对听力损害严重。断续噪声比持续噪声危害大。震动加噪声较单纯噪声的损害大。
(三)工作环境因素:狭窄的工作场所比开阔的工作环境易受损害,距离噪声源越近,越易受损害。
(四)身体情况:中老年人比青年人易受噪声损伤,体弱者比强壮者易受损害,曾有感音性聋或中耳炎疾患者较易受损伤,个人体质不同敏感性也不同。
病理
在长期噪声刺激影响下,耳蜗血管纹首先出现血循环障碍,螺旋器毛细胞损伤,脱落,严重者内毛细胞亦损伤,继之螺旋神经节发生退行性变,以耳蜗基底圈末段及第二圈病变最明显。此处接近鼓室,血管较细,容易受噪声影响。耳蜗基底圈主要接受4000Hz的声音刺激,故早期患者以4,000Hz处听力损失明显。也有人认为与外耳道共振有关,因外耳道的共振频率在3,000~4,000Hz左右。
为了预防噪声性耳聋,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应该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必要时戴用耳塞、耳罩等,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工间休息,消除声源或尽可能降低噪声强度。如果感觉有犹如蝉鸣的双耳高调耳鸣时,这往往是耳聋开始的信号,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争取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听力进一步下降。
防聋是劳保卫生工作重点,对噪音厂房应监测噪音强度,定期检查工人听力。已有耳聋者,不要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应制定噪音防护标准,英美等国定为85dB~100dB,我国定为85dB~90dB。凡厂矿噪音超过此限者,应改造厂房,采用隔离和消声设备;改造机器,减少噪音;个人配戴防护耳塞和头盔,或缩短暴露噪音时间等。一般防护耳塞应能降低噪音40dB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