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大多见于冬春季节,可暴发或散发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润等。病毒性肺炎的发生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功能状态等有关。一般小儿发病率高于成人。

  • 别名:

    病毒性肺炎

  • 英文名:

    feiyan

  • 发病部位:

  •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 症状:

    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鼻翼煽动,胸痛

  • 多发人群:

    儿童

  • 治疗手段:

    药物康复疗法

  • 并发疾病:

    呼吸系统感染

  • 是否遗传:

  •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肺炎概论

肺炎(pneumonia)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根据人口死因统计,肺炎占人口死因的第五位,大型医院10%的急诊病人为肺炎患者,细菌性肺炎占人口死因的第五位,0.5%~5%的住院病人罹患肺炎,革兰阴性杆菌性肺炎的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虽然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发现对包括肺炎在内的感染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但由于宿主及病原体的变异造成肺炎治疗越来越困难。肺炎是指远端肺组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和肺间质的炎症。因为肺炎存在这些病理上的异常,才导致临床上的诸多表现。

病原学检查

按照病原体对肺炎进行分类可以指导临床的治疗,判断预后。肺炎的治疗已越来越困难,一方面由于耐药菌的出现迫使我们选用更为高级的广谱抗生素,另一方面这些更高档的抗生素广泛应用又会诱导新的耐药。要走出这个恶性循环,必须针对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减少耐药的发生。因此病原学检查就显得格外重要。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痰液  应尽量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留痰。嘱病人先行漱口(通常清晨漱口3次),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最好于10分钟之内接种培养。

(1)痰涂片:痰涂片是一种简单、快捷的诊断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是其他方法不能代替的。

1)通过痰涂片可以知道痰液来自下呼吸道还是上呼吸道,从而判定留痰是否合格,便于对培养结果的解释。如果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泡>25个/低倍视野,或二者比例<12.5,说明痰液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为合格痰。

2)痰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可初步将细菌分类,指导抗生素的选用。某些形态特点对某些细菌具有提示作用,例如见到有荚膜的革兰阳性双球菌提示为肺炎球菌,聚集在一起的革兰阳性球菌提示为葡萄球菌。

3)可发现特殊菌:通过抗酸染色可以发现结核菌、军团菌、真菌、肺孢子菌,小的多形性革兰阴性球杆菌提示为流感嗜血杆菌。

4)如果存在两种细菌,可通过痰涂片分辨何者为优势菌。

(2)痰培养:以合格痰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两种培养基,必要时加用选择性培养基或其他培养基。因有上呼吸道污染的可能,因此培养结果一定要结合临床判断痰培养结果。多次培养为同一菌且为纯培养价值较高。痰培养可以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用以指导抗菌临床药物的选用。定量痰培养又助于区别定植或污染菌和感染菌,一般细菌浓度>107cfu/ml则为致病菌,<104cfu/ml则考虑污染菌或定植菌。

2.胸水和血培养  约30%肺炎患者可出现菌血症,10%可出现胸水。因此对于有菌血症症状或胸水的患者应进行血或胸水的培养。由于来源于无菌部位特异性高,但应用范围有限。

3.环甲膜穿刺  经环状软骨和甲状软骨之间的环甲膜穿刺,吸取分泌物,可以避开口咽部的污染,培养的结果较为准确。分泌物少可注入生理盐水后进行吸引。本检查有一定假阴性率1%,也可由于细菌在气管内的定植,约21%会出现假阳性。此检查有一定并发症,例如皮下气肿、局部出血等。

4.经皮肺穿刺  也为进行病原学诊断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可引起出血、气胸,甚至导致感染播散,引发脓胸,而且假阴性率较高,临床上不作为常规检查。

5.可弯曲支气管镜  通过可弯曲支气管采集下呼吸道标本,污染机会少,诊断的准确性高。可单纯吸取支气管分泌物,或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lavage,BAL)收集肺泡灌洗液进行培养。由于支气管镜仍然要通过上呼吸道进入下呼吸道,因此支气管镜的外部和吸引通道仍然存在污染的可能,据统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89%的标本可能会受到污染。可采取如下的策略减少污染发生:①灌洗前避免支气管镜吸引;②采取仰卧位或轻度垂头仰卧;③弃掉开始收集的液体,仅留取灌洗后段收集的液体进行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意义更大。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使用保护性样本刷、保护性肺灌洗等方法采集下呼吸道标本,可以避免上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采用保护性毛刷(protected specimen brush,PSB)取样,并进行定量培养,可区别呼吸道细菌定植和潜在的感染,以103CfU/ML作为区分二者的截断值。对院内感染的诊断敏感性达90%,特异性为94.5%。联用BAL、PSB病原学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0%以上。

6.免疫学检查  通过检查病原的抗原、抗体来确定病原学诊断。抗原在疾病的早期即可检出,可用于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的诊断。抗体检测已用于一些病原的诊断,例如军团菌。抗体如果滴度很高或动态观察滴度逐渐增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从感染至抗体产生需要约2周时间,因此难以早期诊断。另外某些病原之间血清抗体存在交叉反应。

7.分子生物学技术  通过检测病原的DNA或通过PCR技术将细菌的DNA片段扩增后进行检测,这类技术敏感性高、快速,如果标本留取、处理、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佳,可能造成出现假阳性。PCR现已用于军团菌、支原体的诊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预防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病理生理

诊断


SARS冠状病毒肺炎


处置建议

病情评估/分型


转诊/住院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


疗效评价


用药建议

社区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重症肺炎


疑有吸入危险因素


糖皮质激素


检查建议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患者指导

预防


首页 我找医生 就医服务 消息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