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腭)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咽黏膜及咽淋巴环的急性炎症。多见于10~30岁之间的青少年,且往往是在慢性扁桃体炎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
jixingbiantaotiyan
扁桃体
发热,咽痛,咽部不适,头痛,抽搐,吞咽困难
青年
药物康复疗法
鼻炎 咽炎
否
是
急性腭扁桃体炎(acute tonsillitis)又称急性扁桃体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炎症可侵及周围的咽黏膜和淋巴组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和猩红热等。
病因1.病原体 主要致病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病毒也可引起本病,或由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近年来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感染有上升趋势。
2.病原体的来源 病原体由外界侵入或隐藏于腭扁桃体隐窝,当机体抵抗力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体质虚弱、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降低时,易诱发本病。
3.传染性 病原体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通常呈散发性。
具有一般急性炎症的病理表现,可分为3类
1.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acute catarrhal tonsillitis) 多为病毒引起,病变较轻,腭扁桃体表面黏膜充血,无明显渗出,实质内一般无炎症改变。
2.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acute follicular tonsillitis) 腭扁桃体充血、肿胀甚至化脓,炎症侵及实质内的淋巴滤泡,呈现散在的黏膜下脓疱、黄白色斑点,分布于各个隐窝开口之间。
3.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acute lacunar tonsillitis) 腭扁桃体充血、肿胀,隐窝内有由脱落上皮细胞、纤维蛋白、白细胞及细菌等组成的豆渣样物,可从隐窝开口溢出,有时互相连成片状假膜,易于拭去。
临床上将急性腭扁桃体炎分为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两种,前者全身与局部症状均较轻,后者包括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和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临床症状重。
1.全身症状 起病急、恶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食欲下降、便秘及全身酸痛等,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
2.局部症状 以咽痛为主要症状,吞咽困难,剧烈者可引起反射性耳痛,颌下淋巴结常肿大、疼痛。幼儿常因疼痛而拒食,哭闹不安。儿童可因扁桃体肿大影响呼吸,夜间常惊醒不安。
3.体征
(1)急性病容。
(2)颌下淋巴结常肿大、压痛。
(3)局部检查: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主要表现为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无脓性分泌物。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表现为扁桃体及腭咽弓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隐窝性扁桃体炎的隐窝口有黄白色脓点,有时渗出物可融合成膜状,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拭去而不遗留出血创面(图1);滤泡性扁桃体炎可见扁桃体形成白色隆起。
图1 急性化脓性腭扁桃体炎
(4)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升高
急性腭扁桃体炎一般都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故不难诊断。须注意与单核细胞增多症、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引起的咽峡炎等相鉴别,同时要注意并发症的诊断(表1)。
表1 急性腭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
目前咽白喉(diphtheria fauci)、樊尚咽峡炎(Vincent angina)、猩红热(febris rubra)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对于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来说,还需同此类疾病进行鉴别,以免漏诊较为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1.局部并发症
(1)咽部间隙感染:炎症可向周围扩散,引起扁桃体周蜂窝织炎、扁桃体周脓肿、咽旁脓肿等详见本篇第七章咽部间隙感染)。
(2)也可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颈淋巴结炎等。
2.全身并发症 急性腭扁桃体炎可引起全身多种疾病,常见者如急性风湿热、急性肾炎、心肌炎、关节炎等,多认为与各个靶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Ⅲ型变态反应有关。
1.抗生素应用 为主要治疗手段,首选青霉素,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给药途径,若治疗2~3天病情无好转,应及时更换抗生素或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一般疗程不少于5天。
2.对症治疗 可应用解热镇痛药物,或在有效抗感染情况下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3.局部治疗 1∶5000呋喃西林液或其他消毒清洁溶液含漱。
4.注意休息,多饮水,进流食。
抗生素治疗为主,辅以对症和局部治疗
隔离患者、或戴口罩
卧床休息、进流质饮食及多饮水,加强营养、疏通大便
复方硼砂溶液、醋柳酸水、复方氯已定或1∶5000呋喃西林液含漱
儿童用可温热糖水漱口
中医针刺疗法有一定疗效
对有反复发作倾向,已有并发症者,在急性炎症消退后行扁桃体切除术
应用抗生素为主要治疗方法
青霉素首选,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疗程5~7天。2~3天症状无改善,需调整用药
酌情使用
复方硼砂溶液、醋柳酸水、复方氯已定或1∶5000呋喃西林液含漱
解热镇痛药、含片等对症治疗
咽部检查。急性扁桃体炎时,咽部粘膜呈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两腭弓最
血常规
流行期间,避免密切接触患者和出入公共场合,居室通风
锻炼身体,提倡冷水洗脸和冷水浴,劳逸结合
免疫接种作用有限
对有反复发作倾向,已有并发症者,在急性炎症消退后行扁桃体切除术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
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及腺病毒或鼻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者不少见
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原体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一般分为3类
1. 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
2. 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
3. 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
临床常将急性腭扁桃体炎分为2类,即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后者包括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和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2类
三类扁桃体炎的基本症状大致相似,只是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均较轻
1. 全身症状
(1) 多见于急性滤泡性及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
(2) 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周身不适、便秘等
(3) 小儿患者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2. 局部症状
(1) 剧烈咽痛为其主要症状,常放射至耳部,多伴有吞咽困难
(2) 部分出现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可出现转头受限
(3) 炎症波及咽鼓管时则出现耳闷、耳鸣、耳痛甚至听力下降
(4) 葡萄球菌感染者,扁桃体肿大较显著,在幼儿还可引起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