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肺病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患者均为吸烟者或曾经吸烟者,现在认为其是吸烟对小气道和肺实质损伤的表现。

  • 别名:

    间质性肺病

  • 英文名:

    huxixingxizhiqiguanyanjianzhifeibing

  • 发病部位:

    细支气管

  •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 症状:

    呼吸困难,咳嗽,活动后气短,胸痛,发热,,乏力

  • 多发人群:

    吸烟者

  •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 并发疾病:

    低张性缺氧(低氧血症)(动脉性缺氧)

  • 是否遗传:

  •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概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


结节病

病理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预后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治疗


其他间质性肺疾病

硅沉着病


处置建议

治疗原则

   明确病因最为关键,与结缔组织病、药物、毒物、感染相关者应针对病因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病的治疗和预后取决于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诊断(CRP诊断),已诊断结缔组织病患者出现呼吸症状需鉴别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和肺部感染

病情评估/分型

     对于原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炎,即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主要的IIP(包括IPF、INSIP、DIP、RB-ILD、COP和AIP)、罕见的IIP(包括ILIP、IPPF)及不能分类的IIP。确诊依赖于多学科讨论的CRP诊断

一般治疗

消除可能的原因,如避免药物、职业接触史,RB-ILD应戒烟
IPF患者,静息低氧血症患者需要接受长期氧疗,多数呼吸衰竭时不应该接受机械通气

药物治疗

可复性类型但具有进展危险(细胞型非NSIP、DIP、COP),需要长期合理用药治疗
IPF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

合并症治疗

多数IPF患者,不应该接受针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对于无症状胃食管反流,多数患者应该接受治疗

其他治疗

某些合适的IPF患者,应该接受肺移植治疗

康复治疗

IPF患者,多数应该进行肺康复

姑息治疗

应减轻IPF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用药建议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

已诊断结缔组织病患者有呼吸症状需除外肺部感染
对糖皮质激素(CS)和免疫抑制剂的疗效优于IPF
剂量需个体化,根据结缔组织病活动性及时调整 剂量,避免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诱发严重感染
治疗目标:以最小剂量控制疾病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

无治疗有效药物,不应该接受CS单药治疗,不应该接受秋水仙碱、环孢素A、干扰素-γ、益普赛、CS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多数IPF 患者不应该接受,少数可能是合理选择,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吡非尼酮、抗凝治疗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CS:迅速改善症状,病灶吸收可不遗留瘢痕
方案:泼尼松每日0.75-1.5mg/kg,维持4-6周后逐渐减量,疗程1年。或甲基强的松龙每日500-1000mg 冲击,后每日20mg维持
复发后应用CS仍然有效
硫唑嘌呤、环磷酰胺(CTX)、环孢素:一般不需要使用,激素不良反应非常明显者,可应用以减少激素剂量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CS:为首选用药。强调剂量个体化,绝大多数症状可改善甚至完全缓解
无CS使用禁忌者,泼尼松每日40-60mg或1mg/kg,根据治疗反应减量,一般1-3月后减至20-40mg/d,4-6月后减至10-15mg/d。总疗程1年
免疫抑制剂:以纤维化表现为主型、CS不能耐受或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低剂量CS联合硫唑嘌呤或CTX治疗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细胞为主型NSIP疗效优于纤维化型

检查建议

影像学

胸部高分辨CT(HRCT),分辨率高,可发现早期肺泡和间质病变。可见毛玻璃影、网结影、结节影、蜂窝肺等。诊断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阳性预测值90%以上,足以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常规CT扫描和X线胸片可以正常
镓(67Ga)扫描,显示肺泡炎,无特异性,不能预测激素治疗反应和预后
同位素通气和血流扫描:显示通气和血流分步不均,比例失调
X线胸片:有助于评估病变分布,鉴别诊断

肺功能

典型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减低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分类对诊断、鉴别诊断和观察疗效都有一定意义,同时进行病原体检查

肺组织病理活检

支气管镜下肺活检即TBLB,标本量少,常不能明确诊断
开胸或经外科胸腔镜肺活检,确诊率92%。活检应多个肺叶取样,包括胸膜下肺实质。选择肉眼异常区域的边缘,保留肉眼正常肺组织。
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肺活检。非高龄,相对为早期病变,需要与其他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鉴别,有激素治疗指征,心肺功能可胜任手术者可考虑肺活检
对于经病史、症状、影像学和辅助检查可以诊断者,不需进行肺活检,包括过敏性肺泡炎、药物性肺损害、胶原血管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等

血液检查

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包括血常规和白细胞分类、血生化、血ACE、ANCA、ANA谱、类风湿因子、抗基底膜抗体等

血气分析

可见低氧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

6分钟步行试验(6MWT)

6MWT期间初见低氧血症,是IPF死亡率增高的一个标志,步行距离较短和结束后心率恢复慢与死亡风险增高相关

并发症评价

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

监测疾病进展

监测呼吸困难或咳嗽等症状、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肺功能指标、HRCT
IPF患者每3-6月对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常规监测FVC和DLCO

患者指导

预防

避免接触石棉、木材、金属等毒物和职业暴露、损伤肺组织的药物,不吸烟

随访

大多数间质性肺病需要长期随访,评估病情发展
对于可复性和自限性类型IIP,如RB-ILD,需要短期随访(3-6月)评价疗效
IPF患者,建议每3-6个月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监测FVC、DLCO、静息和活动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心肺运动不推荐作为常规监测病情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的预后因原发病不同而不完全相同

诊断依据

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肺功能和肺部病理生理改变类似,具有

1. 劳力性呼吸困难

2. 影像表现为双侧弥漫性间质性浸润

3.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下降

4. 组织病理特征为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表现


间质性肺病种类繁多,包括

1. 环境、职业相关的间质性肺病

2. 药物、治疗相关的间质性肺病

3. 肺感染相关的间质性肺病

4. 慢性心脏疾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病

5. 肺血管炎及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病

6. 肝病、肠道相关的间质性肺病

7.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8. 其他病因间质性肺病:如结节病、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肺泡蛋白沉积症等


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标准如下

1. 除外其他已知病因所致的间质性肺疾病,如职业接触、室内外环境暴露、结缔组织病和药物性肺损害等

2. 未行外科肺活检的患者,HRCT表现为UIP型

3. 行外科肺活检的患者,结合HRCT和外科肺活检符合特定的类型


首页 我找医生 就医服务 消息 个人中心